“AR/VR要起飞”与“AR/VR已失败”,这两种观点在AR/VR行业中一直争论不休。
一方面AR/VR技术的潜力和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他们看好这个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商业价值。
另一方面AR/VR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技术成熟度、用户体验、市场接受度等问题,这些问题让一些人对这个行业的未来持观望态度。
尤其是2023年国内几个大厂对旗下VR、元宇宙业务的调整,也让不少从业者从满腔热情,渐渐回归现实。
不过,今年开年Rokid成功完成了近年来国内AR领域单笔规模最大的战略性融资,总规模近5亿人民币,这无疑是给低迷的市场环境,打了一针强心剂。
据天眼查显示,Rokid隶属于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人机交互技术的产品平台公司,2018年即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致力于AR眼镜等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及以YodaOS操作系统为载体的生态构建。
自2014成立,Rokid就集结了一支菁英团队。
首先,其创始人&CEO祝铭明是前阿里巴巴工作室领头人,负责深度学习,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研发。2014年从阿里巴巴离开后,便成立了Rokid。
他在一次公开演讲提到“未来的20年有两件事情会改变人跟这个世界,一个是AI,一个就是AR,而我自己离开阿里巴巴,一个使命就是把这两件事情变成一件事情。”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CFO王舜德是前金山软件和好孩子集团的CFO, 前阿里巴巴集团的财务副总裁兼公司财务总监。
其首席科学家周军于2018年加入Rokid,他原是三星半导体研究所的所长,主要负责应用处理器平台方案开发和芯片开发工作,曾获多项Modem协议栈软件著作权。
无论是主创团队还是高管团队都有着强大的技术背景和行业经验,这使得Rokid在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领域具备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也由此深得资本信赖。
2015年他们在北京和硅谷分别成立两个实验室,分别为A Lab 和 R Lab。A Lab 即AI,R Lab即Reality,合在一起便是AR,所以Rokid本质上就是做AI和 AR的人机交互的一家公司。
其研究领域涵盖了语音识别、自然语音处理、计算机视觉、光学显示、芯片平台、硬件设计等,是在AR领域内少有的拥有全栈能力的一家公司。
从2014年成立到2024年,10年间Rokid已经完成了12融资,融资总金额已然超过了20亿人民币。
2022年,得益于VR/AR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圈不断扩大,多个AR整机品牌获得融资,使得该行业融资总额成为国内第二。
Rokid也乘上了这股东风,频频获得融资。今年1月9日完成的C+轮融资,更是使其估值突破10亿美元,成为了AR领域的又一个“独角兽”品牌。
图源:企查查
此次融资为合肥市政府牵头,他们正式签署了《灵伴智能投资合作协议》,该笔资金将用于提升B端服务和研产能力,于合肥打造XR生态圈。
要知道,合肥市政府已将元宇宙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发布相关发展规划,致力于建设长三角元宇宙创新发展第一区。
同时,合肥市已拥有相对成熟的元宇宙产业链,涵盖了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并已集聚100余家元宇宙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可以说,Rokid与合肥市政府的合作是一次强强联手,结合了Rokid在人工智能和增强现实领域的专业技术与合肥市在元宇宙产业发展的规划和资源优势。
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Rokid扩大其业务范围和影响力,同时也推动了合肥市在元宇宙领域的发展,加快了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创新步伐。
据36氪报道,Rokid的AR眼镜商业化落地的三大方向为文旅、消费端、工业,其中工业领域业务是Rokid的重点业务,也是Rokid在合肥的重点布局工作。
Rokid创始人&CEO祝铭明表示,2023年Rokid的营收同比增长200%,其中工业领域占Rokid整体营收的1/4,还有很强的增长态势,2023年来自工业领域的营收同比增长100%。
事实上,Rokid为行业带来的好消息远不止融资这一件事。
全球XR企业视欧美日韩市场为重要战略目标,“出海”成为国内创新企业扩大影响的关键。
与日本三大通信运营商之一的Docomo宣布合作是Rokid进军海外市场的一大里程碑事件。
自2023年11月22日北京时间上午10点开始,Rokid相关产品将出现在Docomo全日本范围内的渠道,包括线上平台和261家线下门店。
在众多品牌中,日本电信运营商Docomo选择了Rokid作为合作伙伴,这或许与Rokid在AR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有关。
其一,2023年8月Rokid联合Google推出了AR版的便携式Android TV,这也是全球首款经谷歌认证的AR版便携式Android TV终端;
其二,Rokid在市场上取得的显著进展,2023年11月9日,祝铭明在其朋友圈透露,Rokid AR获单笔2万台订单,刷新AR单笔订单纪录,并且是针对C端市场。
虽然该单量在跨境行业算不上特别大的数字,但是可以参照的是,今年上半年国内AR产品的整体出货量仅6.8万台,其中消费市场6.2万台。Rokid的这一数据便占据了上半年整体出货量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Rokid首次打破消费级AR产品的销售记录,在此之前,Rokid已经成功售罄了6万台消费级AR智能眼镜Rokid Air,这是全球首个达到这一销售成绩的记录。
其三,祝铭明曾透露,Rokid AR眼镜服务用户数已突破100万,且每天有超过3万人在使用Rokid AR眼镜,月活跃度已经达到40%。并且,其注册用户的应用和内容付费率超过20%,远超很多硬件终端的付费率。
随着Rokid在市场上的显著表现,其全球的影响力也不断加深,根据Google trends显示,Rokid的搜索热度至2022年起便一路高歌,增速显著,2024年更是达到了搜索高峰。
图源:Google trends
据similarweb显示,其独立站global.rokid.com每月吸引了25-30万的访问用户,美国地区用户占比41.45%、加拿大用户占比11.67%,产品远销多国。据了解,其产品在80多个国家均有销售。
从流量渠道来看,直接访问和社交渠道是Rokid网站流量最大的两个来源,占比分别为35.87%和23.43%。
自然搜索和付费搜索也贡献了相当比例的访问量。这些数据表明,Rokid在品牌建设和在线营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用户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Rokid并访问其官方网站。
图源:similarweb
根据Google Trends的数据,与Rokid相关的品牌和产品词在自然搜索中非常热门,尤其是Rokid、Rokid Max、Rokid Max ar glasses、Rokid ar glasses等关键词,这表明消费者和行业对Rokid的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自然搜索词占到了与品牌相关搜索的87%,这说明Rokid已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用户通过自然搜索主动了解和寻找Rokid的产品信息。
图源:global.rokid.com
根据其独立站显示,目前其主推产品为Rokid AR Joy、Rokid Max、Rokid Air AR眼镜和Rokid station,售价在199美元-499美元不等。
虽然Rokid在2014年就已成立,但是其第一代Rokid Glass产品是经过4年的打磨才得以面世;2021年才推出消费级AR智能眼镜Rokid Air;2023年3月发布最新一代消费级智能眼镜Rokid Max;
尤其是2023年8月发布的消费级OST(Optical See Through)个人空间计算平台Rokid AR Studio,让Rokid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发布消费级空间计算平台的企业。
Rokid一直是OST的信仰者,让人用肉眼看到真实的世界,是Rokid的一个底线。Rokid AR Studio的诞生,使得AR行业迈进了软件和生态建设的第二阶段。
而Rokid station的推出则使AR脱离了手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生态,超过90%的人开始使用,使其活跃用户度超过40%,而该产品当时曾被毙掉3次,险遭腰斩。
这些产品的发布时间线展示了Rokid在产品开发上的稳健步伐以及对自身产品的高要求和高标准。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Rokid不仅提升了自家产品的竞争力,也为整个AR行业树立了新的标准。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国内消费级AR眼镜市场销售数据显示,Rokid在国内消费级AR眼镜市场的占有率为19.7%,仅次于雷鸟创新和Nreal,位居第三。
虽然Rokid目前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但在全球市场来看,仍存在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首先是市场竞争,其中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在2023年2月推出了Apple Vision Pro,这是一款混合现实(MR)头显,标志着苹果正式进军AR/VR硬件市场。
苹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技术实力和生态系统,对Rokid等其他AR眼镜制造商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不过其昂贵的价格及笨重的设计也可能劝退一部分的消费者,这对于国内AR企业也不失为一个机会。
此外,日本AR光学厂商Cellid、OPPO、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制造商也纷纷入局消费级AR智能眼镜市场,这些大型科技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市场份额,也将对Rokid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市场上AR产品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Rokid必须提供具有创新性和差异化的产品才能吸引消费者。
再次,消费级AR眼镜的内容生态不够丰富,应用端也未出现爆款产品,这无疑对Rokid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消费级AR眼镜的技术成熟度较低,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都是Rokid需要面临的挑战。
因此,Rokid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定位、技术研发等方面做出努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压力。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QCcBYCyHxpekc7XZpZpOjQ
2.https://mp.weixin.qq.com/s/y6COmSxMl5Zr8lVGsQchvg
3.https://mp.weixin.qq.com/s/rtkF6aLjwXEUWHPHmDv48g
封面/图虫创意
来源公众号: Molly谈独立站(ID:guoerdlz)雨果跨境旗下自媒体,一个专注独立站内容分享的干饭女。
本文由 @Molly谈独立站 原创发布于奇赞平台,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采集。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奇赞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